2022-08-210次瀏覽來源:網絡
中新網4月19日電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據發改委規劃司司長介紹,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的具體方案;今年將落實居住證制度;發改委表示,戶籍落戶不應該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農民工因農村戶口更值錢不愿落戶城市?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后靠什么生活?買不起房怎么辦?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問題?發改委在發布會上還回應了這些熱點問題。留學生落戶政策把以“無血緣關系而居住在一起的人員”立戶,即由業緣關系共同居住在機關、團體、學校、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或公共宿舍的人而立戶的稱為集體戶,家庭戶是戶口管理中最主要的形式。 【28個省區市已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 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介紹,國務院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之后,目前全國有2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的具體方案,還有幾個地方還沒有出,所以今年首要任務是使所有的地方都能夠出臺具體落實國務院戶籍制度改革的做法和政策。 【今年將落實居住證制度】 徐林介紹,今年將實施居住證制度。居住證條例已經頒布,各地都在制定具體辦法。即便到2022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按照測算那時候仍然有2億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這部分人的市民化主要體現在基于居住證制度基本公共服務的全覆蓋。這些人擁有居住證,就應該基于居住證享受這個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務。 【戶籍落戶不應該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徐林指出,現在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放開了落戶政策,但只放開了對本地的落戶政策,從調查情況看,很多地方在農民工落戶的政策制定上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這是不合理的。在戶籍人口落戶方面不應該有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歧視。 【回應;農業轉移人口進城后靠什么生活;】 有記者問,很多農業轉移人口在農村生活的時候以種地為主,大量人口到城市后如何解決他們靠什么生活的問題? 徐林表示,從觀察的情況來看,現在農民工他們很聰明,他們不是在盲目的流動。留學生落戶咨詢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戶口管理中,把以家庭立戶,即以“具有血緣婚姻或收養關系”立戶的稱為家庭戶。他們決定到某個地方去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線索,在那個地方是有就業機會的。中國的城鎮化和過去英國那種趕農民進城的工業化進程不一樣,我們是農民自愿進城找工作帶來的城鎮化過程。 【談房價:房價上漲過快勢頭在某些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徐林表示,目前在中國部分一線城市出現了房價上漲趨勢,而且上漲步伐非???。海歸上海落戶派出所的戶籍民警,負責登記造冊、記錄各家成員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成員關系等各類資料。對房價在這些地區過快的上漲,有關的地方政府和城市已經采取一些措施在抑制這種勢頭。這個勢頭在某些地區已經得到有效抑制。 徐林表示,中國房價上漲在大多數二線、三線、四線城市并沒有發生。這說明,中國目前對人口更具有吸引力的可能還是一些一線城市,像上海、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恰恰也是土地資源相對比較稀缺、房價本來已經很貴的一些城市。所以要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就需要我們持續采取一些引導人口更多地流向中小城市的措施。 【農民工因農村戶口更值錢不愿落戶城市?發改委回應】 徐林指出,這里面的原因很復雜,主要的原因是中國農民在土地產權上有特殊的權利,有農村承包地的承包權,有農村宅基地的權利。所以很多農民會自己做出判斷,如果覺得他在農村的產權給他帶來的好處比他進城之后政府賦予他的福利和好處更有吸引力的話,他可能會選擇不落戶,這是他的自由,沒有人會強迫他去落戶,因為農民工落戶是在自愿的基礎上。 【談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現象:須花大力氣解決】 徐林指出,很多青壯年農民工進城打工,但是他們的家屬,包括老人、兒童,不能隨著打工農民一塊兒遷入到城市生活、就業,確實過去產生了很多讓人很痛心的問題。這也是中國城鄉二元結構非常的一種現象,必須花大力氣去解決。 此外,徐林還介紹,今年準備加快出臺設市標準,推動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合理地設置為城市;加快中小城市的培育和特色鎮的發展,增加中小城市數量。